
机密计算Confidential Computing
来源:金融界网站
2019年10月25日,习总书记在政治局学习会上提出,区块链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;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区块链列为新基建内容之一。经过过去一年的快速发展,我们看到数字货币在1)创新货币政策,提高货币投放效率,2)助力人民币国际化,3)加速无现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社会所认识。未来随着区块链服务网络(BSN)和资产上链等新基建项目的铺开,我们认为区块链有望带动政务、供应链、医疗、司法、知识产权等领域可信经济的快速发展。
Facebook 2019年5月发布Libra白皮书以来,全球数字货币出现加速发展趋势。过去一年,数字货币的全球监管体系逐渐明确,目前数字货币已逐渐形成1)美国企业Facebook主导的Libra,2)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DC/EP,3)瑞典、法国等欧洲各国央行推动的CBDC的三强格局。比特币等公链币由于价格波动剧烈、能耗高,难以成为通行货币,在抗疫过程中,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在创新货币政策、提高货币投放效率等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逐渐形成共识。此外,中国央行从2020年4月开始开展DC/EP的试点工作,我们相信DC/EP在加速无现金社会发展,以及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上也会发挥巨大作用。
图表: 主要货币形式的比较
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对“新基建”的具体范畴进行阐述,区块链被明确列为新基建内容之一。据IPRI统计,目前全国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已经达到35家(含在建);据人民网,在2025年区块链新基建产业规模将达389亿元人民币。我们看到,目前区块链新基建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两类:
资料来源:人民网,中商产业研究院,前瞻产业研究院,中金公司研究部
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、不可篡改、可追溯等特性,适合用于解决跨利益主体之间的互信问题。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望降低信任难度、节约交易成本,从而助力可信经济发展。我们看到,区块链技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:1)促进信息透明公开,例如蚂蚁区块链、趣链向公众提供慈善物资溯源服务等;2)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结合,在保障个体隐私的前提下,实现病例行程追踪和共享、医疗数据共享等;3)打破政府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孤岛,助力电子政务、减免民众外出办事需求,乃至搭建有效的分布式疫情防控系统。我们认为,区块链有望最先在政务和金融领域大规模落地。此外,我们也看好区块链技术在溯源、供应链、医疗、司法、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。图表: 2008-2020能源、金融和数字产业占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比例的变化
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监管风险;区块链应用落地不及预期;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不及预期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欧科云链立场。
免责声明:OKLink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industrial-trend